
一年中最炎熱
陽氣最旺的三伏天來啦!
這不僅是個“烤驗”,
更是中醫(yī)推崇的“養(yǎng)生黃金期”!
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、濕氣最重的時節(jié),
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期。
中醫(yī)認為,此時養(yǎng)生得當,不僅能安然度夏,
還能借助自然界的陽氣祛除體內寒濕,增強體質,
為秋冬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礎。
三伏天雖熱,但卻是調理身體的黃金期。中醫(yī)養(yǎng)生講究“順應天時,因人制宜”,三伏天分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其特點是“高溫、高濕、陽氣外浮”,養(yǎng)生重點是“祛濕補陽”。
中醫(yī)認為,此時人體陽氣外散,腠理(毛孔)開泄,容易耗氣傷津,同時濕邪困脾,影響運化功能。因此,三伏養(yǎng)生的核心在于:
1.防暑避濕:避免長時間暴曬,適當使用空調、風扇但不宜過冷,以免寒邪入侵。
2.養(yǎng)心護陽:夏季對應五臟中的“心”,需保持情緒平穩(wěn),避免煩躁動火。
3.健脾祛濕:濕易困脾,導致食欲不振、乏力,飲食宜清淡,適當吃些健脾利濕的食物。
4.冬病夏調:利用三伏天的陽氣,通過艾灸、臍灸、貼敷等方式調理虛寒體質。
經(jīng)典祛濕:四神湯
取茯苓15克養(yǎng)脾滲濕,芡實20克固腎利水,蓮子30克清心健脾,加半根新鮮山藥補益肺氣。所有材料浸泡2小時,文火慢燉1小時后濾汁飲用。
防暑:三豆飲
傳統(tǒng)配方用黑豆(補腎)30克、綠豆(清熱)20克、赤小豆(祛濕)20克配伍。
醫(yī)生常建議加烏梅3顆生津止渴,再添陳皮1片理氣化痰。對于常熬夜的白領,可將黑豆換為黃豆增強蛋白質補給。
1.喝點祛濕小茶,但別亂喝。比如:紅豆+薏米+茯苓+陳皮,煮水代茶飲,清爽不燥。但如果你是體寒濕重(比如手腳冰涼又愛出汗),可以加點姜片驅寒祛濕,別只喝寒涼的。
2.飲食上,少油、少甜、少冰。油膩、甜食、冷飲會讓濕氣更重,冰激凌、冰奶茶就不要碰了,夏天多吃苦瓜、冬瓜、絲瓜這些“夏季三寶”,又清熱又祛濕。
3.動起來,把濕氣“汗”出去。濕氣最怕的就是動!每天出去快走半小時,不求出大汗,只要微微發(fā)熱,濕氣就會隨著汗水走掉一點。
適量運動可以促進身體器官運作,增加水液代謝,加速濕氣從汗液、小便中排出體外。跑步、健走、打球、瑜伽、太極拳、八段錦等慢性有氧運動,都是加速濕氣排出體外的簡單有效方法。
4.每周泡腳+艾草包,養(yǎng)陽助排濕。夏天別嫌熱,泡個腳反而更舒服,可以用艾草、老姜片煮水泡腳,泡完人特別輕松,睡眠也變好了。
5.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(huán)境中。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活動,可以借助抽濕機、干燥劑、空調除濕;洗完澡要充分擦干身體、吹干頭發(fā),避免外部濕邪侵入身體。
抓住三伏天補陽?哪些孩子更需要抓住三伏天補陽?快來對照看看??
● 脾胃不足的寶貝:常表現(xiàn)為食欲差、挑食厭食、容易積食、腹脹腹痛、大便稀溏不成形,或長期便溏腹瀉。小臉常是黃黃的,沒什么血色,鼻梁上可能還隱約可見青筋。
● 反復感冒的“小病號”:天氣稍變就中招,動不動流清水鼻涕、打噴嚏,咳嗽遷延不愈,尤其怕風怕冷。
● 從小就打抗生素:小時候因各種感染,不得不頻繁使用抗生素,雖然控制了病情,卻也無形中損傷了稚嫩的陽氣,體質變得虛寒敏感。
● 過敏體質兒:飽受過敏性鼻炎、過敏性咳嗽、濕疹、蕁麻疹等困擾,晨起噴嚏不斷,遇冷空氣或特定環(huán)境癥狀就加重。
● 難長高、難長肉的“小豆芽”:吃得不少,營養(yǎng)也不缺,但就是長得慢,瘦瘦小小,活力不足。
這些孩子,大多有一個共同的體質基礎??虛寒,尤其是脾腎陽氣不足。三伏天,正是逆轉這種虛寒底子的黃金窗口期。
給孩子補陽,不一定非要吃湯藥、扎針灸,臍灸療法就是個簡單又好用的法子。臍灸療法以其簡單、方便、高效、低成本的特點,成為家庭三伏補陽的優(yōu)選。
肚臍(神闕穴)是人體“元神之門戶”,皮膚薄嫩,血管豐富,且是經(jīng)絡匯聚、內聯(lián)臟腑的要塞。臍灸粉敷貼于此,有效成分能快速穿透吸收,并通過經(jīng)絡系統(tǒng)直達病所,尤其擅長作用于中焦脾胃和下焦腎陽,溫陽散寒、調理臟腑的效果直接而顯著。
相比其他方法,臍灸有著簡便高效的優(yōu)勢??
● 無需復雜設備,家長在家即可輕松操作。
● 相比口服難喝的湯藥或針刺,臍灸痛苦小,孩子抵觸情緒低。
● 藥物經(jīng)皮膚和穴位吸收,繞開了脾胃的消化負擔,減少了口服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(需注意皮膚過敏)。
● 所用材料多為常見藥食同源之品或常用中成藥,價格親民。
三伏天是 “冬病夏治” 的最佳時機,其中三伏貼和三伏推是備受推崇的療法。
● 三伏貼原理及操作方式:
三伏貼結合藥物與穴位的雙重作用。精選白芥子、細辛等溫陽散寒、化痰通絡中藥材,經(jīng)精細研磨調配制成藥貼。將藥貼敷于特定的穴位,通過穴位與經(jīng)絡的傳導作用,使藥物有效成分滲透入體內,其借助三伏天旺盛的陽氣,能有效提升人體陽氣,驅散體內寒邪,對于冬季易發(fā)作的慢性咳嗽、哮喘、過敏性鼻炎、慢性支氣管炎、風濕性關節(jié)炎等虛寒性癥狀有很好的防治作用。
● 療法特色:
操作簡便,無創(chuàng)傷性,僅需按照特定時間將藥貼貼敷于相應穴位,就能輕松完成調理。每次貼敷時間根據(jù)個體耐受程度調整,兒童也能輕松接受。
● 適用人群:
消化系統(tǒng):脾胃不和、消化不良、長期便秘、腹痛便溏、面黃肌瘦、厭食、虛寒性胃痛、食欲不振、大便失調、慢性腸胃炎、腸系淋巴結腫大、脾胃功能虛弱癥狀、氣血虧虛、四肢冰涼、濕氣重等。
呼吸系統(tǒng):慢性鼻炎、鼻竇炎、扁桃體肥大、過敏性鼻炎、慢性咽炎、腺樣體肥大、慢性支氣管炎、哮喘、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、慢肺阻、 自汗盜汗、反復感冒等。
每伏任意一天貼敷即可,貼敷時間一般每次4~6小時,具體根據(jù)年齡大小適當加減。
圖文源于網(wǎng)絡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:963558